[日期:2012-03-23] | 浏览量:105749 | 作者:北师大项目部 |
无论是心理咨询师,还是来访者,都会关心这样一个问题:沙盘游戏能起到治疗作用吗,为什么能?张日昇教授根据自己的实践,可以明确的回答这个问题的前半部分,沙盘游戏确实有治疗作用,张日昇教授本人就见证了不少通过沙盘游戏而获得心理发展的来访者。至于,沙盘游戏为什么具有治疗作用,不同的研究者的观点可以说大同小异,其总的思想是一致的,只是强调的部分不同而已。
一、张日昇关于沙盘游戏为什么具有治疗作用的观点
张日昇在解释箱庭疗法为什么能够达到心理治疗的效果时,他认为沙盘游戏发生作用的机制主要有五个要素:
(1)重视患者与治疗者的关系,称之为母子一体性(the mother-child unity);
(2)以沙箱为中心,创造一个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
(3)这一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可以使患者自我治愈力得以发挥;
(4)普遍无意识的心象;
(5)玩具的象征意义。
张日昇教授认为,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自我治愈心灵创伤的倾向。但这一自我治愈力因各种原因有时会难以发挥其就有的机能,而以沙箱为中心,创造出一个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来访者的自我治愈能力就能得以发挥。
通过使用箱子、沙和玩具制作的箱庭作品,可以将人的心象(image)充分地表达出来,而心象是指由意识与无意识、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相互交错时产生的由视觉所捕捉的映像。这样,通过象征的作用,无意识实现了意识化,促进了个体的自我整合。
简而言之,张日昇教授认为:人本来是心理健康的,而且具有心理创伤的自愈能力,之所以有人出现心理问题而无法自愈,是因为他们的这种自愈能力受到了外界条件的、社会或者是自己内化了的社会赋予的认知等因素的阻碍,所以,人们丧失了这种本来就有的能量。
沙盘游戏,就是通过玩具、沙、沙盘这样的物质载体,通过心理咨询师营造的安全、温暖、共情的环境,帮助来访者褪去身上的硬壳,把真实的我展现出来,恢复自愈能力,从而使其获得心理的康复和成长。
二、徐钧对沙盘游戏作用机制的解释
徐钧(心理咨询师、 自体心理学研究者、宗教人类学研究者)与张日昇教授的观点有相似之处,他结合了禅的思想来解释沙盘游戏的作用机制,张日昇教授对他的观点深表赞同,他也用箱庭疗法的名称,便于本文统一,将其改为沙盘游戏。徐钧认为沙盘游戏中使用的“就那样”一词,如同禅的语言,就是“如其所是”或“本来面目”的意思。“就那样”在沙盘游戏中是指来访者的真实体验。
在心理困扰的病理中,沙盘游戏认为,“就那样”是人内在真实表现的时刻,但生活或社会总可能有别的观念约束,这些约束会内化成为自我防御个体内在真实的墙壁,而隔断了表像自我和内在机体真实的联系,或者说隔断了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联系。这时候烦恼和心理困扰就产生了。而重建这一联系,使内在机体的真实被表像自我所体验,或者说无意识的内容被意识所真正接纳,则烦恼和心理困扰就得以解脱。
徐钧认为,由于沙盘游戏来源于荣格心理学,“就那样”一词又很类同于荣格心理学的“原型”,“原型”代表一种生物机体普遍存在趋势,这一趋势来自生物的长期演化中为了适应环境而发展出的功能。“就那样”来自一种东方式语境下解释“原型”的词汇,它类似禅,“就那样”类似禅所要亲证的“本来面目”。当这一本来面目再次在现代社会和生活中被亲证和接触到的时候,烦恼或困扰就自动消逝。
现代社会由于环境和环境中的各种心理象征物改变或损失了,自我的表像意识走得离开原有的机体真实太远时,那些内心的“原型”力量的表现就会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挫折和障碍,而这些被挫折和障碍的能量其实并不消逝,而是以一种烦恼,或神经症状、人格障碍等形式来表现。
此外,关于沙盘游戏为什么具有治疗作用这个问题。也有人说,游戏中包含着天性的恢复与阻碍,因此能有治疗与治愈的条件和机会。不管如何,沙盘游戏所具备的心理治疗作用早已被证实。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的心理问题,都起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心理沙盘游戏治疗推广网,提供各种型号的沙盘游戏治疗产品专业版,沙盘游戏专业版根据使用对象进行区别配置。心理沙盘产品经过张日昇教授指导和认证,从培训到产品及价格都有统一可执行的标准要求。
心理沙盘是开展心理健康工作的主要配置,目前广泛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等领域。幼儿心理沙盘广泛应用于儿童的心理教育与心理治疗上,是目前国际上适合幼儿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