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5-14] | 浏览量:107777 | 作者:北师大项目部 |
沙盘游戏是游戏疗法的一种,它来源于儿童的自发性游戏,与心理治疗理论的结合使其发展成为一种有效的儿童心理干预的手段并在心理咨询的临床实践中得到应用。在中小学的心理咨询中,沙盘游戏可以对学生的语言交流障碍、学习困难、人际交往困难、攻击性行为、考试焦虑以及注意缺陷等产生良好的干预效果。那么,沙盘游戏为什么可以用于中小学心理咨询与治疗呢?现对此进行分析。
沙盘游戏(Sandplay Therapy)是在见证人的陪伴下,来访者从玩具架上自由挑选玩具,在盛有细沙的特制箱子里进行自我表现的一种游戏疗法。1998年,张日昇在《心理科学》上发表了题为《箱庭疗法》的研究报告,并以此为标志将这一发源于欧洲并在包括欧美及日本在内的众多国家产生重要影响的游戏疗法介绍到中国。
经过整整10年,箱庭疗法在我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不仅在医院和其他专业治疗机构用于抑郁症、自闭症、焦虑症、缄默症、儿童多动症等心理疾病的临床治疗,而且越来越多的大中小学以及幼儿园建立起箱庭治疗(游戏)室,将沙盘游戏应用在学校心理咨询的实践中,帮助各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解决心理困惑,并获得更好的成长。
2008年1月24日~26日,第五届“健康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活动在青岛举行。作为活动期间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25日~26日两天由北京心知堂文化交流有限公司承办、笔者亲授的“箱庭疗法理论与实务培训班”同期举行。
来自全国各地中小学的两百多名心理辅导教师参加了本次培训,会后教师们反应热烈,均表示要积极地投入到沙盘游戏的学习和实践中去,将这种特别适合于孩子的游戏疗法与学校心理咨询结合起来,更好地为孩子们的成长服务。
那么,沙盘游戏为什么可以用于心理咨询与治疗,它在中小学心理咨询中可以用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以下笔者就从这样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为从事中小学心理咨询工作的教师提供参考。
一、沙盘游戏的基本理论
众所周知,沙盘游戏来源于儿童的自发性游戏,与游疗治疗理论的最终结合使它发展成为一种游戏治疗和干预的方法。由此看来,要很好地理解沙盘游戏的基本理论,我们必须从与箱庭相关的游戏发展历程和与之交融并最终合二为一的心理治疗理论两个方面说起。
1.从儿童游戏中走来
1911年,英国作家威尔斯出版了一本叫做《地板游戏》(Floor Games)的书。他一定没有想到这部被他当作文学作品出版的读物会成为一种临床心理疗法的发源地。在书中,威尔斯描述了他与自己的两个儿子在地板上玩的一种游戏。
多年之后,儿科医生劳恩菲尔德在自己开设的儿童心理诊所当中试图寻找一种能使儿童感兴趣的治疗工具的时候,发现了威尔斯在《地板游戏》中记述的这种在特定区域内利用特定玩具进行游戏的方式作为一种儿童心理治疗方法的潜能。在地板游戏的基础上,劳恩菲尔德开发出了一种沙盘游戏治疗的新手段——世界技法。
在“世界技法”中,我们见到的玩具、沙和沙箱的使用,使得我们今天所谓的沙盘游戏初见端倪。 在以后的发展中,这种游戏疗法的发展有过各种不同的尝试。如彪勒(C.Bühler)尝试在“世界技法”的基础上,开发用于个体评价和诊断的常模,并发展出“世界测验”(World Test)。
博格(H.Bolgar)和费希尔(L.Fischer)作为心理动力学倾向的临床治疗师,致力于开发一种非言语的跨文化临床诊断测验,用于观察成人动机、选择和创造行为。他们对于沙盘游戏的最大贡献在于发展了一套较完备的评分系统。
2.游戏与心理学理论的交融
之前,沙盘游戏的雏形在作家和医生的手中传承。当这种游戏与心理学家相遇的时候才成为今天的真正意义上的游戏疗法。最重要的一位心理学家是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荣格(Carl Gustav Jung)。荣格提出了箱庭疗法的基本假设:即在人类的心理中存在著朝向整合和治愈的基本内驱力。象征游戏创造了无意识和意识的对话,激活了再生和治愈的能量。
如果说荣格为我们指出了从游戏中自愈的曙光,那么卡尔夫(Dora Kalff,)则通过sandplay将这缕曙光揽入我们怀中。卡尔夫认为Sandplay提供了一种自然的治疗形式,不仅把人们与外部现实联系起来,而且可以表达其原型和内心的世界。在治疗者所创造的安全空间内,有助于产生调和与整合的意象,重新确立自我和自性的重要联系。卡尔夫认为,一旦“自我—自性”联结被激活,来访者就可能以一种更加平衡、一致的方法行动。
将沙盘游戏应用于儿童心理咨询,我们就不能不提到一位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Carl Rogers)。罗杰斯提出了“儿童中心游戏疗法”这个概念,它来源于其发展的 “来访者中心疗法”(Client-Centered Therapy)。罗杰斯扩展了对传统咨访关系的研究,提出了“非指导性疗法”(Non-Directive Therapy),后改称为“来访者中心疗法”。
罗杰斯认为人类个体对自己的体验或者经验,有一种天生、内在的机制或者手段,他把这种手段称为“机体评估过程”(organism valuing process),作为一种反馈系统,它使个体能调节自己的经验,朝向实现化倾向,达到维持、增长、完善和发挥生命潜力的目的。
他相信,每个个体内部都有巨大的潜能,这些潜能促使人们自我理解,调整自我概念、基本态度和自我导向性行为。而在治疗过程中,最具有治疗功能的不是技术,而是咨访双方之间发展出的相互信任、无条件接纳的良好咨询关系。这正是为什么在箱庭治疗和游戏的过程中,我们努力做到“不做什么,不说什么”的原因。
3.沙盘游戏的东方回归
沙盘游戏的理论精髓与东方文化有著千丝万缕的联系。荣格与罗杰斯本人对东方文化的谙熟使得沙盘游戏就如同在东方文化的襁褓中诞生,而在西方心理学的摇篮里长大一样。在拙著《箱庭疗法》中,对东方文化与箱庭疗法的渊源有过深入的解析,不再冗述。日本心理学家河合隼雄将sandplay从瑞士带回日本,笔者将箱庭从日本带回中国,所完成的似乎是一个回归的历程。
这也正是笔者在将sandplay介绍到中国时沿用“箱庭”这一名称的原因。相对于“沙游”来讲,“箱庭”似乎更能够让我们体会到在有限的空间(沙箱)中布山控水、建庭设院的意境,会让我们立刻想到中国的盆景艺术、水墨山水、江南园林,一样讲求空间布局和象征意义,因而创作的欲望便会油然而生。也正因此,箱庭作品可以成为普通人的艺术表现。
对于成人来说,可以有一个自由的空间“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地玩耍几乎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但是对于孩子来说,游戏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即便是在中小学阶段,儿童生活的重心由游戏逐渐转入到学习中来,游戏仍然是儿童内心世界与外界形成联结的媒介,能够很好地促进儿童的成长。
在沙盘游戏的过程中,儿童重现生活当中见识到但却没有机会参与的现实场景,并且加上自己独特的想像,从而建构一个“熟悉的新世界”,从中体验到了别人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感受些什么。
这个过程使得儿童从完全关注自我的内部世界,转向逐步开始关注他人的感受、认识周围的世界。在儿童期,孩子们已经在自己的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他们渴望参与成人的生活,却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在多数时候,他们的行为和意愿在成人看来是弱小的、受到贬低的。
他们总是接受父母或老师的命令,依照成人的意愿行事,只有在得到父母或老师的肯定和表扬时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力量。但是有了游戏的存在,意义就大不一样了。儿童可以在游戏里把自己变成“超人”,完全掌握自己的世界,这有助于儿童克服自己渺小和脆弱的体验,在游戏中感受强大和充满力量。
沙盘游戏除了可以促进儿童的发展以外,在中小学的心理咨询中也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沙盘游戏特别适用于语言交流障碍或自我表达不良的儿童
制作箱庭作品不需要制作者特殊的技艺,其制作过程对来访者运用语言准确地表达自身问题和事件的能力要求不高。这样的游戏过程使得来访者没有言语表达的压力,没有做不出作品的自卑感。伴随著陪伴者接纳、共感、无判断的态度,来访者在这个“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里能够完全投入地专注于箱庭作品的制作,宣泄情绪,有效地表现隐藏于个体内心深处的冲突,将深埋心底的情绪表现出来。
2.沙盘游戏可以作为中小学中学习困难儿童的干预手段
在中小学的教学实际中,如何解决部分学生的学习困难问题是老师们经常遇到的难题。引发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对于由包括动机、兴趣、情绪、意志行为和个性特征等非智力因素引发的学习不良可以采用沙盘游戏进行有效的干预。
对学习不良儿童进行箱庭干预的目的不是直接提高其学习成绩,而是在于解决学习不良现象背后的真正的心理原因。一旦在游戏中形成的良好的咨访关系帮助孩子解决了其心理问题,学习成绩的提高往往会作为心理问题解决的副产品得以出现。这一现象在笔者指导的研究生所进行的中小学儿童的箱庭治疗中屡有出现。
3.使用沙盘游戏可以改善中小学生人际交往困难的现象
如何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是中小学生发展的重要课题,在学校心理咨询中人际交往困难是主要咨询课题之一。限定性团体沙盘游戏特别适用于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团体沙盘游戏中若干规则的设定模拟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情境,团体成员对规则的遵守或违反表现了他们在人际交往当中的态度。
在“彻底讨论”阶段可以使团体成员在无人际交往成本的前提下,认识自己的问题,学会接纳他人并最终做到在团体中确立自己的位置的同时,实现团体的融合。注重动力场作用的团体箱庭,在促进团体成员协作能力、增进团体整合、提高人际交往技能、确立自我概念等方面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4.沙盘游戏可以缓解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
攻击行为是青少年行为问题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也是学校管理中棘手的问题。从目前对攻击行为的矫治来看,情绪宣泄是最常用的方法。与传统的宣泄方法相比,沙盘游戏除了可以使用替代性的游戏活动将长期累积的愤怒和被压抑的攻击性情感物化地表达出来,还可以为在压抑与爆发的冲突中煎熬的个体提供一个合理地情感建构的过程。
因为学生可以在情感得到适度地宣泄之后从自己建构的游戏情境中习得与人相处的适应性行为。这种良好的适应性行为的学习可以通过在学校心理咨询中使用阶段性的个体沙盘游戏的方法来实现,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团体沙盘游戏中,使学生能够在群体的氛围中习得亲社会行为和适度的人际交往技能。
5.沙盘游戏可以用于考试焦虑等不良情绪的调节
在中小学的教学中,尤其是在毕业班当中,很多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考试焦虑现象。心理学的常识告诉我们,适度的焦虑有利于学习动机和意志行为的持续。但过度焦虑就会干扰听课,影响复习进度,尤其会妨碍考试时的良好发挥。传统的调节考试焦虑方法的主要目的在于重构学生对考试、学习的认知方式,使其紧张的情绪得以放松,或习得更适合于个体的学习方法、技能。
沙盘游戏在调节焦虑情绪的过程中通过对沙子、玩具的应用,使个体身心得到放松,不良情绪得到宣泄。研究表明,箱庭制作过程提高了个体的创造力,这种感觉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自信和自尊,箱庭疗法有助于减轻焦虑和压力等。一系列沙盘游戏的干预实验也表明了其在缓解中学生考试焦虑方面的良好效果(陈顺森,2006)。
6.沙盘游戏对注意缺陷的干预与调节
注意缺陷属于认知与行为问题的一种类型,主要表现为注意困难、刺激过多、多动、冲动性、容易激怒以及无法容忍满足的延迟等。注意缺陷的学生在同伴交往、学习成绩以及整体适应水平都存在困难,经常使父母、教师感到不可理解,他们无规律的、无法预测的行为更引起了他人的额外紧张,使人们对其形成一个错误信念。
沙盘游戏的情境设置可以帮助注意缺陷学生在特定的时间内将注意力集中在一种完全自我主导的活动上。而游戏中沙子和玩具的具体实在性、可触性和可塑性使得游戏者在游戏中获得的触觉与运动觉作用于个体的大脑神经,从而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具体的物件和活动。此外,沙盘游戏使用的沙箱是一个有边界限制的空间,将学生的注意集中于这一有限的空间内,也有助于对他们注意力的训练。
综上所述,沙盘游戏这一以儿童为中心的心理疗法不仅能够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提供很好的平台,也为中小学心理咨询与治疗创造了一种有效的干预方法。从事中小学心理咨询工作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将这一方法灵活地运用到学校心理咨询的实践中,相信沙盘游戏可以发挥出更大的、更富有创造性的作用。
心理沙盘游戏治疗推广网,提供各种型号的沙盘游戏治疗产品专业版,沙盘游戏专业版根据使用对象进行区别配置。心理沙盘产品经过张日昇教授指导和认证,从培训到产品及价格都有统一可执行的标准要求。
心理沙盘是开展心理健康工作的主要配置,目前广泛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等领域。幼儿心理沙盘广泛应用于儿童的心理教育与心理治疗上,是目前国际上适合幼儿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